沈阳“盛京驿站”幕后的故事
序言:
日前在“寻找沈阳最美乡村”活动中,彰驿站村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景观脱颖而出,成为沈阳最美乡村之一。而沈阳市旅游局推出的“居游卡”推荐景区——“盛京驿站”的所在地就位于我们铁西区彰驿站街道内。据考证,彰驿站地区在青铜时代就有人居住,城池始建于辽金时期,公元1018年出现昌义建制,元代开始成为关外通往元大都的重要驿站之一。在地理位置上,彰驿站处于沈阳市中心西南30公里处,清初这里被设为皇庄,封为皇家第一驿站,罕王亦在此狩猎。当地的文化遗存厚重,偶有文物出土,同时伴随着众多历史传说。复建的“盛京驿站”景区就位于彰驿村(古城原址)北1公里处,于2016年4月25日对外开放,此次借文史资料整理的机会,将古城复建的过程及轶事记录如下
一:古城保护提案的提出
说起古城的复建源由,要从2007年末的铁西区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上谈起,作者本人出生在彰驿,从小就是在彰驿地区的各种传说中成长,夏天的晚上和姥姥坐在东关的城墙根,躺在姥姥怀里,一边看星星一边听她讲故事,现在城墙的遗址和护城河仍在,东南西北关的叫法也一直没有变化,受此影响,从小就关注当地和周边村镇的历史传说,史书记载这里建于辽金时期,出于对历史的热爱,所以工作之余还经常在周边地区搞些调研。2006年,当地出土了一个明代石猴,后确认是明代栓马桩柱头,马匹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而驿站更离不开马,它的出土更激发了我对古城研究的热情。
2007年,彰驿由原来的于洪辖区划归到铁西新区管辖,同年我也有幸成为铁西区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在政协会上,我向李松林区长汇报了“彰驿古城”、“高花古城”以及“努尔哈赤魂归处-浑河大挨金段”保护及立碑的提案内容,其实当初的想法也很简单,无非就是立个碑,引起地方政府和群众的重视,另外也为以后可能的旅游开发做个资源储备。
我也因此进入了文史委员会,2008年开始,在金文主席的推动及协调下,提案分别有了回复,努尔哈赤次去世的浑河大挨金段被开发成了浑河西峡谷,高花古城遗址被列入了沈阳市文保单位名录,而彰驿古城址的考古调研工作也同步展开。
二:意料之外的考古结果
每一座城池的确认都并未是因凭空想象而存在的。为了提案工作的落实,2008年铁西区文体局的同志配合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驻彰驿站村,第二年“彰驿古城”被列入铁西区文保单位,彰驿古城的原址之上就是现在的彰驿站村。
因古城内的地面建筑遗存已经不是非常明显,城墙砖和烽火台的基石也已经“散落”在当地百姓家的院墙和房屋之上,本来我一直希望能把文保单位的石碑立在相对“气势恢宏”的东南护城河(细河)位置,但后来文体局综合考虑后,把碑立在了距离102国道仅100米,古城墙墙基比较明显的古城西北角位置。
当时正值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前些时间还有彰驿出土文物被哄抢及地下藏兵洞的新闻报道,大家的兴趣都很高,于是考古的范围也以古城为中心向外延伸,在彰驿古城以北,我们发现了一座契丹家族墓葬,作为消失的契丹民族,它的发现就更有意义,同时也佐证了古城的悠久历史。
但最终考古所给我的答复仍然让我出乎意料,结果是:‘青铜时代这里就有人住了’。彰驿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远早于史书记载的辽金时期,因为辽代的书禁,之前的记载不完整也是可以理解的,从彰驿村西边出土的文物证明,这里在青铜时代就有人类居住。
另外这次考古还有一个更意外的惊喜,顺着明代的彰驿长勇堡烽火台向西延伸到四方台、茨榆坨段后,自己还有幸见证了汉代辽阳城遗址的发现过程,这是一座在历史上消失已久的城市,而后来元太祖阿保机错把汉代的襄平当成了辽阳城,终其一朝也没弄明白,而大张旗鼓的建设,成就了今天辽阳城的繁荣,而那座位于茨榆坨偏堡子村的真正汉代辽阳城已经静悄悄的躲在这里近两千年。
在这次考古成果发布的同时,为了配合铁西区的文化推广,文联商国华主席主编的《浑河流域民间传说》 《两河流域民间故事》等书籍也在编撰中,其中大量使用了我的航拍图片,彰驿出土的小石猴栓马桩也陆续被该书及铁西文史资料所记载,试想一下,当年罕王努尔哈赤在此狩猎时,其矫健俊美的马匹就可能系这个栓马桩之上,是何等的感慨。
三:再现驿站古城胜景
2013年,彰驿古城址被列入到沈阳市文保单位名录内,彰驿村朴永东主任站在战略高度决定带领村民集资复建这座古城,直到现在我也对他的胆略敬佩不已,除了把它作为旅游景观之外,还可以融合农业采摘等项目,拉动就业、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想法提出之后,大家踊跃入股,农民合作社开始筹备,百万不算多,一万不嫌少,合作社成员合伙投资9000万元,复建的古城名称就用当时皇帝亲赐的皇家第一驿站-“盛京驿站”,选址在彰驿村北1公里的位置,不仅不会破坏古城,还可以与古城遥相呼应。
2014年,从动土伊始,盛京驿站就有祥瑞之兆,如刚刚动工,就在广胜寺出土了“千年太岁”。
这样经过两年的努力,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仅投资5500万的情况下占地72亩的一期工程就已经竣工,竣工当日,在城门的位置形成一股龙卷风,犹如盘龙腾空跃起,并向广场指挥署方向飞去,消散在盛京驿站的“驿马传书”雕塑前,使这组雕塑也具有了灵性,2016年4月25日,盛京驿站景区正式对外开放。
景区一期突出了满清特色,根据清皇帝回乡祭祖途径于此的故事,我们安排了皇帝巡游演出,建筑也是气势恢宏,景区正门还根据努尔哈赤1644年在这里还宴请过额驸恩格德里,并对其击鼓封爵的史实,而立起了一面高达4米的“盛京第一鼓”。
园内的王府式建筑规划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四座王府,又因努尔哈赤将养女嫁给了恩格德里,所以又建设了一座公主府,除此之外还有2座博物馆、1个民俗园、1处演艺广场、东北小院、指挥署、广胜寺等建筑……
为了增加视觉的精彩性,景区还引进了民俗内容,当地的农民在这里酿酒、画农民画、剪纸、刺绣,北面的街道上还有耍猴、斗鸡演出。
沈辽路102国道到景区正门又重新铺上了规整的柏油路面,在政协士硕主席的协调下,画上了交通指示线,旅游局王岚副局长又协助我们进行景区等级的申报工作。
另外一提的是,2015年,我受邀成为盛京驿站景区的副总经理,总觉得驿站景区除了建筑之外,景观一定要有类似“三潭映月”“浑河夕照”这样朗朗上口的景观名称系统的展示给大家,这样才有味道,于是不断的在景区内转悠,白天、晚上、城墙上、树荫下、河边、烽火台、寺庙前、庭院内……,同时融合了祥瑞之兆和历史背景的盛京驿站12胜景就这样诞生了,他们是:
1雄关遗梦 2边台晓月 3金水观鱼 4福池栖霞
5广胜暮鼓 6北街溢彩 7盘龙囿音 8庭院闻香
9窑廊红灯 10烽堠览翠 11御道晨曦 12浑浦垂荫
最终确定的盛京驿站十二胜景考虑到了一年中的季节、位置、观赏时间和角度等,另外融合了历史背景和气象景观,其中十景在景区内,另外皇帝走过的御道-“御道晨曦”在景区西南,而“浑浦垂荫”在景区北边,供给大家参考。
【解读】
1雄关遗梦
雄关遗梦:景观位于景区正门处,盛京驿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最大的皇家驿站。明以前各地商贾络绎不绝至此,清初这里曾作为皇庄。努尔哈赤曾在此宴请额驸恩格德里,并击鼓封侯。如今站在雄关城楼上领略古驿遗风亦是波澜壮阔。
2边台晓月
边台晓月:盛京驿站城墙的西南边台。在农历下弦月的拂晓时分,未完全落去的白月悬挂在守城卫士的上空,与初升的太阳构成了日月同辉的景象。遥望城关外风沙中的驼铃马队,不禁勾起当年铁马金戈风沙腾的历史记忆。
3金水观鱼
金水观鱼:金水观鱼景观位于驿站民俗园内。金秋时分,因丰收的景象倒映水中因而得名金水。驿承命人在此蓄养锦鲤于水中观赏怡情,微风过处,沿池岸花木落英缤纷,浮于水面,构成农家院独有的花落鱼身鱼伴花的动人画卷。
4福池栖霞
福池栖霞:池水外观系葫芦造型,在中国传统中取谐音“福禄”之意。斜阳西下之时,太阳亦红得不再那么耀眼,金得不再那么灿烂。印红了半边天的霞光映射在荡漾的水面上,景致异常绚美, 因而得名福池栖霞。
5广胜暮鼓
广胜暮鼓:广胜寺系具有千年历史的佛家古刹。辽金时期的进士陈州防御使吕子羽曾夜宿此处,并留下《宿章义广胜寺》的抒怀诗文。今天仍祈愿寺中的暮鼓晨钟可以惊醒娑婆世界中的名利客,经声佛号能唤回无数的苦海梦迷人。
6北街溢彩
北街溢彩:驿站内的北街由文武巷与驿华街构成,街道内有民宅书院、作坊店铺、武馆镖局。屋宇错落,百业兴隆,车水马龙,林林总总,九流三教,应有尽有,如今行在北街仍然会感受到古驿百年前的繁华景象。
7盘龙囿音
盘龙囿音:位于指挥署门前的广场具有天然的回声效果,站在圆石之上言语,顿时有气势恢宏的感觉。又因驿站建成竣工之日,从城门方向形成一股龙卷风在广场盘绕,为纪念此“天赐”吉兆盛景,故此景观被称为盘龙囿音。
8庭院闻香
庭院闻香:庭院文化是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核心,以努尔哈赤小女儿居住的公主府为代表,盛京驿站的亭府院内均栽种有花草树木。花开果熟之日,美不胜收,香气宜人,构成了独具特色的驿站院落景观——庭院闻香。
9窑廊红灯
窑廊红灯:盛京驿站住宿区采用西北窑洞式设计,道路两侧竖有高挂的红灯。日落后,红色的灯笼伴随着明月升起,偶有美人着一袭旗袍行走在民俗气息浓厚的廊道中,风姿绰约。古典美与现代感并重,构成诗画相映的人间美景。
10烽堠览翠
烽堠览翠:驿站烽火台为明代遗存,明代长城曾经过于此。三百年后,如今狼烟不再,我们站在烽火台上,农耕之时,遥望古城东侧的千亩良田,翠绿色的美景映入眼帘,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不宜乐乎。
11御道晨曦
御道晨曦:驿站南侧的御道。作为重要的交通孔道,千百年来,从帝王到文人雅士,无数人途经于此。早晨,阳光透过林荫斜射在路面上,伴着鸟鸣,空气中飘荡着乡村特有的泥土味,悠悠漫步,思古之情也是溢满胸间。
12浑浦垂荫
浑浦垂荫:位于盛京驿站北侧的浑浦灌渠。南有城墙老庙相映,犹如陪伴古城的护城河。岸边绿树成荫,随风飘来淡淡青草香,又常有白鹭流连于此,行走在其中,如行在画中。此情此景,仿佛穿越在历史的时空里,分不清是古是今。
四:历史是古城的灵魂
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离不开它的魂,也就是历史背景,如果单纯的靠一段段历史片段和园林景观也顶多是个休闲景区,丢掉文化的古城是不可取的,加之考古所对彰驿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已经追述到了青铜时代,这样,更激发了自己对古城追本溯源的决心。
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并不轻松,大城市好写,而小的乡村做起就尤为困难,于是我先把之前的各种关于彰驿古城的各种民间故事和历史进行汇总,然后按照时间节点给他们归类,再把年代不清和过份迷信不靠谱的放在一个主题。
接下来就从青铜时代开始往现在捋顺,起初自己也是一头雾水,每个历史时期彰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辽代之前几乎是空白。
但很快思路清晰起来,先从正史和志书入手,历史不是孤立的,如果本地的记载少,那么就从周边的乡镇和城市上找,到底谁是这块土地上的领导者,发生了哪些大事开始。
之后找来中国历史图册按照政权变换进行初步断代,根据中国历史年鉴一年一年的分析辽宁及周边地区的大事及政权变化,由于历史客观原因,明之前对这里的记载相对较少,但并不意味这里没有历史,即使辽东志都未被四库全书所收录,在整理到唐代之前的高句丽时就知之甚少,即使其传国六百余年,后来由于战乱等原因,海东盛国-渤海国的历史也只能在国外的记载中查到,于是我又大量翻阅了周边邻国和其它省份的记载,一个真实的彰驿古城背景逐渐清晰起来。
在整理之后的历史,干脆从盘古开天的神权时代传说起笔,我们引用了沈阳7200年前母系氏族的新乐文化,然后是6500年前女娲文化的代表-红山女神,接下来是涿鹿之战的蚩尤向东北传播文明,最后以檀君传说结尾。
正史开始于周天子把这里作为商纣王叔叔箕子的封地,朝鲜族喜欢穿白色的衣服就与“殷人尚白”有关,之后就是2316年前的秦开却胡,建立侯城,一段段历史开始展现在我们面前。
经过燕国治理之后,秦后的汉代这里系臧荼统领,三国时期又有了公孙度在这里开创半个世纪的太平盛世。
其后,辽西的慕容家族崛起之时,这里也进入了高句丽的管辖范围,隋炀帝东征高句丽的时候周边有无数遗迹存在,而隋王朝的灭亡也和其劳民伤财,举全国之力东征这里有直接关系,最后在大连大黑山收兵。
到了唐代,两代唐王五征高丽,而当地盛传高丽人顶水的传说:
【公元645年十月份唐军返回辽西奔幽州时路过彰驿站村,在河边饮马时看见高丽人在喝河水,认为很不卫生,于是告诉高丽人:“以后不要吃河水,要吃井水。”,因口音原因,高丽人误将“井水”听成“顶水”。于是,高丽人无论拿什么东西都用头来顶,传说这就是高丽人头顶物品的原由。】
尽管这可能只是一段美妙的传说,在平壤周边也有类似的说法,但从时间和历史上来讲,彰驿的这段和唐王第一次东征高句丽在海城被杨万春击败后的时间和退兵路线相同,更接近史实。
唐末契丹依附匈奴而切断辽西走廊,成为海东盛国-渤海国雄起的原因。
其后契丹人灭渤海国之后,不善耕种的马上民族契丹族于928年将渤海国铁利府(今伊兰县)的居民强行迁至今天高花村西的高花古城内,公元1018年出现昌义县建制,辽代的沈州地区设有乐郊、章义、辽滨、挹娄四个县,是当时的重要粮仓。
后来契丹族在历史上神秘的失踪了,那个朝代就更显神秘,而盛京驿站皇家马场内出土的辽代契丹家族墓,就尤为珍贵。
1116年,金国在这里驻兵并留下了“达子营”旧址,随后平定了辽阳高永昌叛乱。
1127年,靖康二年正月,宋徽宗、宋钦宗被拘押在金营。金太宗下令废掉了宋徽宗、宋钦宗。四月初一,金兵把钦宗父子连同后妃、宗室、朝官3000多人俘虏北去,因秦桧反对立伪帝,故随行,洪皓《漠记闻》记载中记录了徽宗及韦皇后的行程,其与秦桧从巴林左旗出发到吉林的一段路程先后均住过彰驿站(昌义的广中馆),而下一站的乐郊馆就是现在沈阳乐郊路的位置。
1143年昌义由原来的高花古城旧址迁到现在的彰驿村所在位置,名称也开始写作“章义”,金末,陈州太守吕子羽夜宿彰驿的广胜寺,并留下诗篇《宿章义广胜寺》,记录了他当时的心情,现在驿站景区内的广胜寺即依此而建。
元朝因为疆域广大,于是开始广泛设置驿站,它是各地交通的枢纽,由其连接起来的驿站是交通网络的血脉,章驿站也是朝鲜朝贡通往元大都的贡道。同时“章义”也被写成“彰驿”,而“章”字被写成“彰”字,笔者认为,当时章义作为驿站来讲还是一个重要的地理坐标,从位置上来讲,其东侧分别有辽河、浑河、太子河流向彰驿方向,所以人们在章字右侧加上三“丿”变成“彰”字来代表三条河流也更为合理。
朝鲜大儒李穑随史团到北京朝贡和进京考试时也都经过这里,并留下长诗来盛赞这里作为驿站的繁荣景象,作为见多识广的李穑在诗中说这里的马匹是“辽东辽西数第一”。
明朝时彰驿村是辽东镇管理的长城防御重要组成部分-长勇堡,同时负责上下两座城堡的后勤供给工作。更多资料挖起来就更有意思了,如李成梁十次大捷之一的,其中在万历三年打败蒙古土蛮察哈尔部就是在这里,史称长勇堡大捷。
另外后金举兵反明时提出的七大恨第一条“……无故杀我父祖……”也与彰驿有关,就是当时长勇堡的夜不收(侦查兵)得到情报,由李成梁带着长勇堡和西郊长安堡的官兵杀死的,当萨尔浒大战之后,长勇堡被清占领,历史上甚至还有“彰驿站之人,家家准备棍棒”,准备作为在明军回来时反抗的武器 等有趣记载。
后来努尔哈赤定都辽阳,经常到彰驿周边狩猎,并将这里定为皇庄,并在1624年在这里宴请额驸恩格德里(1617年罕王将养女和硕公主嫁给恩格德里)。
同时这里还广为流传1626年罕王兵败宁远,袁崇焕追兵到彰驿主动退兵的浑河由来、地下藏兵洞传说。
清顺治帝迁都北京之后,彰驿站就成了历代帝王回乡祭祖的重要通道之一。
清光绪年间这里还成立了沈阳西郊最早的小学,据说整齐的校舍房屋始建于康熙年间。
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和俄国的文献中均记录有俄军第215步兵团(布祖卢克团)与日军在彰驿站的战斗。
1948年在解放沈阳的战役中也有数篇解放军在彰驿地区兵力部署的记载。
五:盛京驿站古城的穿越之旅
盛京驿站景区规划总占地500亩,除一期的旅游、采摘项目外,还有二期的跑马场、文化园等,三期的历史景观项目也在筹划中。
目前一期已经开放,二期盛京驿站皇家马场还在完善之中。
因为一期复建的驿站古城以清代风格为主,并不能完整的体现出驿站的悠久历史,为了更清晰的还原彰驿地区在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我们在二期皇家马场完善的同时,确定其以边塞风格和古驿站为主,以明代“长勇堡”为代表,对马场内原有的契丹古墓进行保护修缮,另外根据唐王在此饮马与高丽人顶水的传说,规划了的唐王饮马池;依据宋徽宗路过这里的记载而建设了广中馆风格的驿站;又因元代大儒李穑在这里留下关于马匹的诗篇而设立了李穑观马亭;马场的旧址就建在明代的长城遗址之上,李成梁又在这里御敌蒙古土蛮,所以在马场内还有烽火台遗址“李成梁点将台”,与古城东南角的烽火台遥相呼应。
这里不仅有时间上的穿越,而且在休闲小憩的同时,还有空间上的穿越,体会到科技的魅力,比如景区内有家无人机主题咖啡厅,陈列有在国际上获奖的真材实料的无人直升机,咖啡厅又采用了西藏与英伦风格相融合的风情进行装修,这源自1642年五世达赖使节到沈阳觐见皇太极时途径于此,而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出生的1643年正是顺治称帝的时间,更难得的是,这里还载种有嫁接自牛顿老家“英国伍尔斯索普”的苹果树,据说牛顿就是在这棵苹果树下领悟到了万有引力,而牛顿苹果树正是代表了科学精神薪火相传。
游客们上午游古城驿站看演出,中午特色美食后,可以坐在苹果树下点杯咖啡,享受宁静的下午,晚上点起篝火伴随欢乐的音乐节拍而开怀畅饮。
演艺方面,我们在皇家马场规划了马术表演场,并策划了古战场再现的演出内容,以此记忆那个铁马金戈的时代。
夏季的星空下,我们在马场的小广场安排有民族歌舞演出,再现努尔哈赤在这里宴请蒙古族额驸恩格德里的场景,三五好友把酒言欢,烤羊、马奶酒……,晚上就宿在蒙古包内,别有一番风情。
于此同时,驿站景区还与通飞航空公司合作设立了皇家马场俱乐部、习武堂等,工作之余在这里以马会友、舞枪弄棒的同时为您提供一个全新的社交平台。
六:不辱使命 建设最美乡村
如果说一个人的使命是与生俱来的,那么我承认,我热爱这座古城,在复建古城的同时,我们仍然注重古城原址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项目的规划。
说实话,我必须相信命运的种种神奇之处,复建古城之时,我们曾经因为古城文献图纸的缺失而苦恼,直到古城一期竣工之后,一天顿悟,无论历史怎样变化,千年古城的城墙和街道的变化应该是最小的,于是翻开古城原址的卫星图,似曾相识的感觉,于是再找出我们复建后的古城一期航拍图,让我惊讶的是,在之前没有参考卫星图的前提下,我们建设的盛京驿站景区内十余条街道布局竟然与彰驿村内(古城原址)的街道布局完全相同,我始终觉得这是一种神奇,是古人与我们悄然之间的默契。
于是我开始思考,能否把村内原址的古城街道与复建的驿站景区街道进行统一的命名,这样无论是在老城还是复建的新城,只要说出街道的名称就能知道游客在古城内的确切位置,使老城与新城进行互动,同时使游客们无论在古城还是在新城内都有一种亲切感。在调研之后发现,现在村内的街道还没有命名,在得到当地领导的支持下,今年的政协提案就准备是关于规划彰驿古城内街道命名,为古城旅游资源保驾护航的提案。
彰驿古城并非是一座孤立的人造景区,它是区领导重视,村领导班子有胆识和魄力的结果,同时有着厚重的历史背景,从1018年“昌义县”的建制出现开始计算,还有一年多的2018年也正是彰驿古城一千年的时候。
面对彰驿古城的一千岁生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完善古城内的服务项目,相信经过2017年的完善与布局,高句丽和渤海国的历史同样会引起日韩等周边国家的兴趣,2018年的彰驿古城会更多的融入多元化民族文化特色,力争使最美乡村-彰驿古城 成为在东北亚地区闻名的历史名城。
(作者单位:盛京驿站景区副总经理 皇家马场俱乐部主席 铁西区第13、14届政协委员 刘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