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兵厉马正当时 共轴无人机投身雪灾救援演练
11月7日-9日,沈阳出现了百年来最强降雪过程,此次平均降雪量为51毫米,平均积雪深度34.1厘米,降雪中心降雪量75.7毫米,24小时最大降雪量61.7毫米,最大积雪深度为41厘米。暴雪后给出行的人们带来严重影响,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并出现了加油站、大棚坍塌事故多起,造成巨大损失。
雪灾应急救援演练现场
通飞航空驻沈工作人员闻讯而动,组成应急救援服务队待命,力争第一时间在自然灾害突降时能讯即赶赴灾区。同时在基地内组织具有针对性的应急科目训练,如:加强救灾应急的响应速度,实施有效的灾害救护训练,风里雪里,为受灾的人们带去温暖与力量,保护人民群众生活安宁。
搜救队徒步出发
11月12日上午十时,无人机工程技术研究院的演练现场内警报响起,模拟受暴风雪影响,某处发生室外大棚坍塌,人员被困,交通中断,断水断电的情况。听到警报后智翔通飞应急救援服务队全员闻令而动,快速反应,先后携带救援装备驰援雪灾救援一线,赶赴大棚坍塌现场后立即开展营救群众、清理积雪、转移物资工作,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抢救因灾被困人员
在应急指挥调度、队伍雪地集结、无人机转场、装备物资保障、雪地行进、搜救联动协调等多个科目的综合演练过程中,大家看到了熟悉的共轴无人机身影,智翔通飞将最新设计的200CC共轴无人机投入备战,负责高清图像采集,除为应急调度提供第一手决策依据外,还可执行寒冷及大风环境下的救灾物质转运递送等任务。
清理坍塌现场
这并不是共轴无人机第一次执行暴雪后的飞行演练活动。早在今年二月,智翔通飞就完成了共轴无人机在零下30度、任务载荷30公斤的演练飞行,在起飞、悬停、抛投、下降等环节表现出色,产品性能及任务功能受到了专家的高度肯定。智翔通飞的飞行器具有机动快速、工作环境适应性强、续航时间长、易部署、智能避障等优秀性能;丰富的挂载,如三轴增稳云台、红外成像云台摄像机、照明灯、喊话器、定点抛投装置,支持快拆更换,可满足各类任务所需;地面站一体化设计,可实现无人机可视化管理。
救援无人机转场
智翔通飞应急救援服务队和他们的共轴无人机在应对雨雪冰冻灾害的综合防御和处置能力,建立健全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工程进度及现场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做出了有利保障。
应急服务队雪灾救援-演练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