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头阵 做表率 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记通飞航空工程师 刘鹏

所属栏目:公司动态作者:本站编辑阅读次数:347更新日期:2023/7/15

从德国机械专业进修学习到归国成为无人机型号负责人,多次角色转换他都全力以赴,在每个岗位上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刘鹏,现任通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工程师,参加工作21年的他已是一名航空设计领域的“老兵”。他始终担当实干、锐意进取,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忠诚实干,热衷学习,打头阵,心怀男人的机械飞行梦想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从大学学习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时代起,“每天晚上做一小时的学习笔记”是刘鹏坚持多年的习惯。他借助多种互联网平台学习、阅读、收集与业务工作相关的信息,储备足够的知识。毕业后到德国进行机械专业的进修,就在这时,柏林上空不时飞过的直升机引起了他的兴趣,直到2003年回国到来到沈阳通飞航空工作,真正的接触到无人机,在他的书房、办公室里,各类航空专业书籍、笔记仍塞满了各个角落。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充分适应工作中不断接触到的无人机型号设计要求,使自己对内成为业务专家,对外成为业务顾问。每到一个新的岗位,他都深入学习钻研业务知识,阅读、收集与岗位工作相关的社会信息。刘鹏对公司业务、服务、营销等方面情况了然于心,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得到同行和客户的充分认可。在做好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他还注重在实践中学,在岗位上学。

    一方面他经常找机会向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刘宾虚心请教,做到不懂就问;另一方面查阅大量公司文件,自觉主动地与一线员工交流,不断总结。虽然岗位几经变换,但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刘鹏都是让人称赞的行家里手。


勇于创新,忠诚实干,当先锋,做无人机事业的先行者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沈阳通飞航空公司工作时,刘鹏一直十分重视在工作中创新。他总是率先垂范、躬身入局,公司委任他带领团队运用创新手段攻坚克难。由他牵头组建“30级甲醇动力直升机”的组装标准制定工作,制定无人机的测试大纲,在亲身组装实践中进行技术总结,提出产品优化方案。2004年,做为主要技术人员,参加了我国首款26cc的“汽油动力无人直升机”的设计工作,并组建团队绘制了《汽油直升机结构仿真图》,参与了南京、沈阳两地的飞行测试……

    2005年他被借调到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后,积极探索开发“智能平台﹢载荷”的应用工作,除了将载人直升机改装成无人机之外,还先后参与了南极科考队-极地科考车的设计项目及80cc植保飞行机器人的飞行平台设计,2011年2月3日沈阳万鑫大厦发生高层火灾,随后刘鹏参与到高层火灾救援设备的研制工作,不久与消防车配合的高层火灾救援设备通过验收。

   2016年为了将科技成果尽快的落地成为实用性产品,大力推进产、学、研的效用。中科院的博士生们创业成立了一家无人机公司,邀请刘鹏担任可靠性测试部部长,于是刘鹏离开中科院,带领团队辅助公司完成了从想法到产品的必经之路;为助力开展“互联网﹢农业”智慧农业项目开展,适应农业信息全球化发展,作为委任代表,2018年5月刘鹏赴德国进行了山地葡萄园智慧农业的作业指导工作,这是时隔18年后,他再次走入德国,但德国人的工业智能化程度及严谨的工作作风仍使他感触颇深。于是他开始思考无人机如何更加智能化,如何让更高的智慧融合更高的无人机技术服务于自己的国家,助力无人机在国内的军、民领域大力发展。



知责于心,振兴新突破,我要做表率

   2020年,经验丰富的刘鹏被某涉密单位聘请,负责若干国家重点无人机测试型号所需的航电检测工作,成为航空电气室主任。刘鹏已经从机械设计的学生到了两鬓银丝尽显、衣食无忧的行业专家,但在他身上体现更多的是铭刻在骨子里的工匠精神。

   2021年,老东家通飞航空已经与投资人合资组建了智翔通飞航空科技公司,他知道,作为飞行平台,智翔通飞掌控着最优秀的飞行平台-复合式共轴双旋翼无人机,而此时,通飞航空的创始人刘宾也正是这家公司的总工程师,正在刘鹏设想自己掌控的航电技术也许能为共轴无人机服务的时候,智翔通飞也向刘鹏发出了邀请,为了一个新型航电技术与最优秀飞行平台融合的机会,刘鹏放弃了原来丰厚的工资,加入到智翔通飞航空,尽管工资还不足原单位工资的一半,但这里有他曾经的战友和魂牵梦绕的——更为广阔的无人机飞行梦想。



     恰巧智翔通飞航空位于中德产业园内,而德国就是燃烧起他飞行梦想的地方,刘鹏从熟悉共轴无人机结构开始,主动听取批评意见,谨守规矩。他不善言语,但以身作则,从螺丝安装、紧固胶的型号确认等小事做起,与原来的老同事白建华共同编撰了共轴无人机使用手册,践行自己工作上高标准、物质上低要求。“保持一颗简单的心、拥有一份专注的事业、拥有一个干净的圈子,宁静而致远。”刘鹏经常这样分享他的“极简主义”生活态度。

  2021年8月开始,他作为公司总工程师的助手,共同执行了工业无人机外壳的设计定型工作,面对家中的妻儿也未能有更多陪伴,面对的是长期出差、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刘鹏的身体透支了。但他仍然坚持早出晚归,忙碌在工作岗位上。数年如一日的把工作看得高于一切,辛勤付出、无怨无悔。同事中很少有人知道,刘鹏还悄然思考着共轴无人机的航电线路设计工作,一旦无人机型号定型量产,自己所擅长的航电知识正是无人机构成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走到前面,做好先锋。



    他还积极的参与到共轴无人机课程的录制工作中,这些也都是无人机销售后所面临的必要环节。

    在无人机领域的21个春秋,刘鹏恪尽职守、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不遗余力争抢拼、万难不辞抓落实,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诠释了对航空事业的热爱和奉献,展现了新时代优秀创业者之光,当他踏上披荆斩棘的创业之路时,就是为了重现灯火通明的创业场景,展现中国航空人的最美风采。